蔡长福浅谈几种癌症的治疗思路 ——弟子谢恩整理李鹏校对 太阳经气大又长,六十七穴在经上; 六十七穴通脏腑,十二腧穴在太阳; 六腑得病是外感,五脏得病是内伤; 三阳外感常不解,三阴在内被邪伤; 三阴不病脏腑健,三阳在外保健康; 五脏六腑不生病,活着好比上天堂; 五脏六腑为何病,骨空肾亏房劳伤; 四十五岁为一劫,性欲不戒难健康; 要想长寿去保命,悬崖勒马快收缰; 世人不听良言劝,五十六十必遭殃; 医院,人财两空家也亡; 患者受尽人间苦,活人看见心也伤; 患者如果想保命,快做中医来调养; 错走一步命不在,后悔莫及自己掌; 医圣写下伤寒论,留给后人保健康; 人间得病就两种,留给后人保健康; 外感常常身难受,里病便难腹也胀; 抓住病人两种证,六经辨在哪经上; 太阳篇幅条文多,桂枝写在太阳上; 六腑得病是外感,三阴得病是内伤; 六腑得病常不解,三阴在里被邪伤; 要想读懂伤寒论,六经辨证胸中藏; 太阳篇上要多读,桂枝汤里要深想; 打开太阳门两扇,桂枝莫离太阳上; 八十一方桂枝证,调和营卫第一方; 用上桂枝太阳病,麻黄也是太阳方; 三九八法是外感,一一三证伤寒方; 伤寒发汗第一证,解表该有一百方; 三阳表证常携带,脏无他热发汗良; 读者回忆想一想,发汗解表第一章; 学懂六经伤寒论,大病小病都一样; 癌症去当感冒治,不离六经辨证方; 医圣写下伤寒论,开卷写下桂枝汤; 人类生病不可少,统帅金匮伤寒方; 太阳病证其证备,写下括蒌桂枝汤; 五脏六腑生大病,写下理中核心方。 瘟神二次再现 六经辨证治癌症 癌症就是中医的泪 绿水青山锦相连,二次瘟神降人间。 癌症蔓延多可怕,华佗隐藏不敢现。 人间受尽癌症苦,痛死苦死不知冤。 东方舞台西学占,处处西学走在前。 送走瘟神不再现,学好医圣六经辨。 六经辨证治癌症,东方医学再重研。 从此不受癌症苦,患者重新笑开颜。 (一)胰腺病不能冤死 人总归要死,生老病死很自然,暴病而死,死了无怨,不是暴病而死我们死得太冤。特别胰腺病,病发很快,死亡率最高,慢者几个月,爆发不过几个小时。医圣张仲景在《金匮》黄疸篇说过,此病爆发以十八天为界,十日不见好此病难治,仲景没有说不治。特别当今,胰腺病都是贻误而死的太多了。 胰腺病不能用汗药、热药、补药 此病医不能误,医误者必死,医误者用药不当。谷疸(胰腺病)为湿热之病,错用发汗药、错用热药,这就是医误而死。因为谷疸病是温热之病,热入血室,所以不能误汗,不能误用热药。我当初治过一个患者,就是黄疸病,听人说附子干姜鹿茸能把这病治好,自己买药服用,吃过后腹胀如鼓,茶水不进,二便不通,活活的胀死。 常言道,人参害人无过,大黄救人无功。不是贵药就能治大病,关键要看可否对症。有些病人道听途说,认为有病就要补,以为病可以补好,这是个错误的观点。因为谷疸病是湿热之病,就怕大补之药,用药和吃饭是一样,过用食物来补,也是个错误。鱼生热,肉生痰,青菜萝卜保平安。热病不能补,食物清淡最好。 胰腺病不能手术、放疗、化疗 此病时间不能耽误,时间就是生命,误了时间就是误了病情,到处求医找权威,相信科学去检查,这就是人为的耽误。当你找到良医时,病就已经危重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良医也难治危重病人。虽说良医治大病,还要看是否患者有天命? 此病不能手术,不能放疗化疗,手术后放疗化疗百无一生,临死最惨。据了解,胰腺癌临死前比受酷刑还要痛苦,剧烈疼痛或感染等会导致严重休克和精神崩溃,另外因无法正常进食,患者将极度消瘦,如果胰腺癌转移,将面临黄疸,腹水,脾肿大,肝衰竭,死亡率居高不下,惨不忍睹,这种病人死得太惨了。 胰腺病的发病机制 为什么胰腺病,发病这么危险,这么快速,究竟是什么原因? 一:三阳热过盛 二:三阴太虚太寒 仲景黄疸篇:“风寒相抟,食谷即眩,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下流,小便不通,阴被其寒,热流膀胱,身体尽黄,名曰谷疸。”这就是三阴受了大寒,三阳热过盛,湿热在胃,头汗出,剂颈还,小便如皂汁,黄能染地。 为什么能染地?因为高酸强碱不能中和,化成坏水,坏水泄漏能化脏腑之肉,毒气爆发,全身黄如橘色。有的患者向我描述自己的小便浇到小草上,小草立马就死,解到小树上,树死能烂到根,高酸好比核泄漏,毒气好比核战争。这种高酸强碱如果不能很快排到体外,人还能生存吗?毒气爆发在人的体内,人还能活吗?此病死人最暴,百无一个能活。 据说胰腺湿热爆发坏水一到脏腑,五脏六腑的肉全能烂掉,最后脏腑肉化肉。我曾解剖过得了鸡瘟后死去的小鸡,扒开肚子一看,五脏六腑全部烂掉,这个鸡肚子里也是湿热爆发的结果,和人是一样的,这样鸡都死去,我们人还能活吗?所以此病不能耽误,所以医误者必死,药误者必死,放疗化疗死上加死,百无一生,在数难逃。手术后放疗化疗那死得太怨,别说人,狼狗也能化死,老牛也能化死。 胰腺病的治疗 对于胰腺病我们在临床上不能错误用方,不能发汗,不能烧针,误汗后,全身湿热爆发,黄汗能染衣,黄汗染衣,湿热入血分,这就叫温病。此病耽搁日久,湿热爆发,小便不通。为何小便不通?因为湿与热结,热闭于膀胱,此时大剂量的茵陈蒿汤或许能挽救。 黄疸分为两种,一个明黄,一个暗黄,明黄全身身黄如橘色,这是阳黄,热入血室,这就是温病。阴黄在里,小便黄,身不黄,热未入血室,这是湿热在里,设茵陈五苓散,这是寒热错杂证。有大柴胡汤证者,茵陈蒿汤合大柴胡汤,没有大柴胡汤证,茵陈蒿汤合小柴胡汤,如不能吃冷的,茵陈蒿汤合小柴胡汤加干姜,甚至于倍干姜。 谷一病百病丛生 再次唤醒读者,谷不能病,谷要是病了,后天之本就没有了。谷要病了,整个脏腑都要病,它可以引起以下疾病:一、糖尿病,二、胆道闭锁;三、肝脾肿大;四、白血病;五、肝硬化;六、尿毒症;七、肝囊肿;八、肝血管瘤;九、高血脂、高血压;十、门静脉大出血;十一、胆囊结石、肝管结石、胰腺结石等,上述疾病都是热病。 (二)肺癌的病根不在肺 肺病其病症状在肺,病因在肾脾大肠 ——弟子谢恩整理李鹏校对 肾亏之人,久亏得不到还原,那脾脏大虚,脾虚经气得不到再生,肺就得不到营养。脾越虚越寒,一切后天的营养就得不到转化,脾脏藏五脏六腑的膏脂,是主宰五脏六腑后天的源泉。一旦久虚受寒,脾气就不能升降,所以病人吃过就胀,这就是仲景在黄疸篇提到的,“风寒相抟,食谷即眩,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下流,小便不通,阴被其寒,热流膀胱,身体尽黄,名曰谷疸。”这时脾胃就很难再生再造,满而不食,医要误下,则腹满不减,减不足言。 脾为阴,胃为阳,它们俩是表里关系,不能偏在一方。胃热过盛就偏于热,脾虚过盛偏于寒,两经一偏就不能互为表里了。胃气是动力,胃气一动,需要脾经的膏脂来供养。一旦脾经的膏脂偏虚,胃气一动,没有膏脂的供养,胃气越动越热。胃热偏胜,再耗脾津,脾越耗越损,中焦断源。 肺为华盖最为上,华盖在上,它离外感风寒最近,好比那空中悬肉。它悬的最高,需要热气和营养供养,它的营养来源于脾脏,它的热气来源于膀胱。一旦膀胱虚衰,肺就得不到太阳的温照,常常受寒;中焦断源,肺就得不到营养的供应,这样肺哪有不病之理?这叫肺病——病于胃,毁于脾,伤于肺。 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三经不能互助,肺必生大病,肺出现种种症状,症状虽多,它的病根在于脾胃。我们中医临床见到此病,思维要明,诊断要清,不能错误用方,不能头疼治头,脚疼治脚,顾头不顾尾,苦了病人,毁了病人,这是医生之错。 胃的本性是热,它需要脾津的供应,才能得到阴阳平衡。一旦脾津被耗,阳动者损阴,本身脾阴被损,脾脏不能保护自身,阳明热不断的熏蒸,脾津更损,脾损者,肺就得不到长生,何谓长生?肺的长生靠脾,脾的长生靠肾,长生而生,人就无病,一旦某一脏失去了长生,必生大病。 肺痿第一证甘草干姜汤证 内经所提,其病症状在肺,病因在脾胃。脾胃一病肺就失去了源头。脾胃的长生,来源于肾脏,肾阳不足,太阳必病。太阳不能护外保里,肺就得不到太阳热气的温照,肺就容易受寒。 肺寒者热气不得灌顶,寸脉必沉,寸脉一沉,寒气聚在胸中,肺中的寒水、水气聚集不得外发,必成痰饮,饮多上泛,痰聚胸中,遇寒就咳,遇风就咳,咳出大口的白痰。上述症状是医圣肺痿篇所提,就是肺痿的第一证,甘草干姜汤证。 为什么甘草干姜汤能治肺痿第一证?痿则无救,非甘草干姜汤不行,甘草干姜汤为什么能治肺痿?道理在哪?别看小小的两味药,作用可大了。甘草甘温,大补中焦,直捣心脾,扶心保肺。干姜性大温,能治脾寒不能再生,干姜用上好比启动器,脾寒见干姜就来了动力,动则大气一转,上下接通,哪有不愈之理? 看看仲景多么伟大,两味药能治肺痿的大病,真叫后人难以想象。医圣就是医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无人能比两千年。 肺痿第二证射干麻黄汤证 第二证是射干麻黄汤,射干麻黄汤证出现,仲景说寒在体表,喘咳不解,痰饮聚集在膻中,痰多者必有鸡鸣声,这是肺痿第二证。咳痰日久长期不解,痰聚成热,黄痰、稠痰、粘痰,这都为热痰,这叫热耗肺阴。肺必生大病,肺里形成疙瘩,若胸片一照,就能看见肺部出现斑斑点点。 肺痿第三证二阳合病证 这种热长期不解,热痰聚集在肺膈膜之间,热上加热,热则痰稠,咳不出,暴喘不止,这应该是二阳合病证,要用葛根汤加射干麻黄汤加石膏。若要病久长期咳嗽,肺阴大伤,那应该设苇茎汤,若咳而带血者,重用生甘草与桔梗,若白痰、黄痰、血痰出现,合上甘草干姜汤。 肺痿第四证厚朴七物汤证 若肺的津液耗干,五脏六腑的津液也不能供养,时间一久,大肠邪热往回返,出现腹满,想吃不敢吃,吃后腹胀。按照仲景腹满篇,“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厚朴七物汤主之。”此病在腑,急下存阴,有可能起死回生。 病解后,赶紧调补中焦,桂枝汤合理中汤。如小便发黄,黄能染地,小便起泡沫,发骚发臭,其病在脏。按仲景黄疸篇,除湿热保阴,这种湿热在谷(胰腺),方用茵陈五苓散。若有柴胡证,随证加减。同道的,遇到肺癌小细胞癌、纵膈肿瘤等病要辨证清楚,辨清病在脏还是在腑,是湿热,还是胀气,临床要辨清,不能错误用方。 肺痿的坏证 此病耽误日久,五脏六腑的本能下降,引起二便常常不通,如果出现左边脖子上淋巴肿大,大如芒果,此病就难治了。虽说良医治大病,还要看是否患者有天命。生命可贵,即使命悬一线我们也不能放弃。淋巴肿大,邪在上,内经说这是五有余,两不足。体质大虚,邪在上难以消散,汗也不是,下也不是。体虚者,常常有表证,表不解常常腹满,病人特别痛苦。 这种病人只能扶正祛邪,以保正气来解表,以保正气来泻下。病有好转,好好护理,不能当风,不能洗澡,对这种人的护理如果能做到像产妇生完孩子坐月子那样,或许还有生还的可能。 伤寒描述足六经,杂病描述手六经 有学生常常问我,仲景六经辩证只写足六经,为什么不写手六经?医圣张仲景是个全人,能写出足六经,难道不知道手六经吗?上述谈到肺痿,肺痿是不是手太阴,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是不是手阳明,难道仲景没有写么?可能你的书看少了,你光看《伤寒论》没有看《金匮要略》,伤寒写的是足六经,杂病写的是手六经。 肺病的治疗关键在于清除胃热和大肠热 肺与大肠为表里,它两经有表里之称。肺病者大肠必病,大肠病者肺必病。大肠称腑,为六腑之一,阳明胃也称腑,阳明者为胃腑,胃为水谷之海,能纳百味,胃要无病,百物入口,马上就知道酸甜苦辣,这就是阳明的本能。阳明无病,它的本能最强,所以有水谷之海之称,又有敏感之腑之称。 阳明好比湖与海,大肠好比太平洋; 阳明好比转运站,大肠好比垃圾场。 阳明者胃也,盛五谷,纳百味,所以叫水谷之海。百味通过阳明消化、吸收、转化,日夜不停的运送。它不能病,它病了热必然过极,它的本性是热,外邪入里,借助阳明的热气必然化热,化热必然多汗,耗伤阳明的本能,耗伤脾阴的储蓄,阴阳就失去了平衡。 这种病人常常生躁火,好出汗,睡着了口干舌燥,甚至于口干口苦,夜里口苦是少阳之热,全天口苦是阳明之热。热闭者热气不得下降,吃过的食物能聚在心口之下,撑胀很久慢慢才能消失。如果这种胃热不赶紧治掉,能进食不能转化,可能吃过就呕就吐,这是胃热在中焦,这种热在医宗金鉴叫胃翻,又叫中恶病,也有个经外奇穴叫中恶穴。 《金匮》原文“治中恶心痛腹胀,大便不通。问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大承气汤主之。”这种病开始大承气汤症状不具备,热在中焦,热在胃腑,那是大黄甘草汤证。胃热过极,时间一久转成了大肠之热,成了腹满病,上下不通,故知有宿食已久,方用大承气汤。 足阳明胃腑热,手阳明大肠热,足阳明是二日并月,手阳明也是二日并月,两经合起热上加热。腑热腑气,长期在体内能形成腹满,常常大便不通,腹胀如鼓,大肚子,年轻力壮,能吃能喝,肚子越来越大,肚子越大越能吃,造成了气满热急,整天挺着个大肚子,大家说是老板肚子,有人说是福气,这不是福气,终有一天必生大病。 这种大老板肚子都是三阴亏损,三阳热过极,这是年轻的时候色欲过度的后果。看你很胖很肥,总有一天是乐极生悲,早治还能早愈,不要等灾难来临。因为能吃能喝,化为胀气,大肠不能及时排出,垃圾场不能承受。这种垃圾常常在手阳明大肠,这种病症大有人在。无论胖人瘦人都有大肠之病,阳明经热患者不懂,医生不知道,认为能吃能喝就无病,这是错误的观念。 大肠长期带着宿食肠垢,病人不知,医生也不知。有些人大便正常,放屁很多,放屁很响,放屁臭,有人放屁能把小孩吓哭,若有这些症状那就是大小承气汤证早出现了。这就是病人不知,医不知,一误再误,大肠必生大病,大便就难以解下了。 肠热日久化气,成为脏毒,聚集在结肠,甚至于几天不大便,解也解不下,突然某天暴疼不止,到医院检查可能就是结肠癌。肺与大肠为表里,如果结肠癌不能及时的处理,最后热结旁流,到处转移,热转到肺上,可能引起肺癌等,这些都是大肠的热毒造成的。 到医院手术后,放疗化疗,化的不是病,化的是好血好肉,那与癌症大肠不相干,化疗死后,身上骨瘦如柴,就剩下一个大肚子,医生还是不知道,认为是癌症而死,并不是放疗化疗而死。这种疾病开始仅仅通几泡大便就可以解决的,干嘛非要去放疗化疗,那样太冤枉了。可怜,真可怜,病人痛死苦死也不知道冤!这样的冤死鬼不知道有多少! 阳明本性是热。为什么本性为热?它是二日并月,何谓二日并月?“阳”字是大耳朵旁加日,“明”字是日字旁加月,这就叫二日并月,之所以热就是它的本性,所谓的本性就是天生的。 太阳只有一个日,它是纯阳无阴,一个阳普照大地,无处不到,万物就靠着这一个阳才能生。这叫苍天有眼,红日无私,非常的纯净,太阳普照大地,晴空万里,无处不亮。胃为阳明,二日并月,这叫日夜常明。人睡着了阳明还在工作,不停的运转,人才不得停止呼吸,人就是这样活的,这才有日夜常明之称。所以阳明不能病,病者必生热,因为它本性是热,所以就怕再有外感传经之热,这种热在阳明经里常常携带,阳明必生大病。经热者,仲景写下了白虎汤,白虎汤证出现,医也不知,病人也不知,必然常常大汗。 《伤寒论》、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内实长期不解,转属大肠,大肠也怕热耗,医要不知,肠热日久必成腹满,这叫二阳热合病。常常腹满不减,热耗脏腑,损少阴耗太阴,大肠必干,常常大便难解。 这种大便难解有人带着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这种热病何人能知?这种热病常常带在体内,热耗者,津不能自还,便不解,肠热不泄,肺与大肠相表里,这叫肠病者肺必病,肺病者肠必病。想治好肺病,首先要治掉二阳之热,热治掉脏腑能生,肺能自还。肺病来之日久,不是临时而得,治肺病,我们在临床上首先应该想到胃热,大肠热,大肠叫手阳明,它也是二日并月。 读者看看上述的文章,真有癌症吗?仲景只提到肺痿,痿就是虚,就是脏虚腑虚,就是五脏六腑的本能被热耗,这肺才病,要当癌症去治,那患者太冤枉了。所以这种肺癌的人,只能用中医保守治疗,不能手术及放化疗,以保为主,治病是为了救人,不能搞破坏,错误治疗最终人财两空。 (三)让食道癌患者吃下一口饭 ——弟子谢恩整理李鹏校对 人要活,就要能吃饭,能吃就能活,人的活路在哪?活路就是人的“红肠”,“红肠”就是人的食道。人的肠子、胃都是白的,只有食道是红色的,所以叫“红肠”。红肠虽细,能系人的大胃,胃有水谷之海之称,好比大海,它的容量是六腑中最大的。红肠虽细,能系五湖四海,所以胃有水谷之海之称。红肠虽细,它能吞下十倍的饮食,这是讲的年轻体壮之人。 久病体弱之人,就达不到这样的饮食量。年龄大体弱之人只能细嚼慢咽,要是吃多了,咽快了,可能就会噎住。为什么?只因为五脏六腑本能之气大衰,中气下陷,吞咽的能力就达不到了,这也为正常。不病还好,还能正常活下去,一旦食道有了病患,那吞咽就更困难了。有的病人能吃点稀的,慢慢的能吞下去,严重的,想吞下很难,这叫什么病?上古人说是噎食病,现在西医统称食道癌。 寒化性的食道癌年龄一般在五十岁左右 世上真有食道癌吗?我看未必,据我临床几十年的观察,寒化性食道癌病人大部分都是五十岁左右。看起来病在食道,其实病根不在食道。 人到中年,体质大虚,五脏六腑的本能大衰,元气得不到升降,能升者生,能降者活。人的脏腑一旦失去了升降的能力,红肠在上,得不到五脏六腑正气的供养,必然红肠就有了变化。 要是年轻肾亏久病之人,脏无他热,腹中没有能量和热气,这叫寒化证。你吃的东西聚集在中焦胃下,营养得不到转化,必然水饮积在心下,饮者为寒,饮者为水,大量的饮水饮痰聚集而不散。 一旦得了水饮病之人,吃下一口,最少吐出十口粘水,进食就吐粘水。这种饮邪不除,想吞下食物不可能。为什么会吐痰饮,食物不能咽下?因为中气不得上升,津液不得上还,红肠得不到津液的滋润,红肠节节细小,干燥无水,嗓子疼哑,说不出话来。哑得讲话好像公鸭叫,公鸭叫不出声那是天生的,人说不出声那就是病。 为什么嗓子哑?就因为它脏腑没有热气了,寒气聚集在胸下,聚成了痰饮,津液得不到上承,嗓子得不到润滑,嗓子里没有津液,哑得嗓子说不出话来。 大量的痰饮从何说起,从何而来?稀者为饮,稠者为痰。痰饮,就是没有转化的营养,为什么营养不转化?三阳真阳大败,三阴阳气不得上升,脏腑没有阳气不得启动,三阳没有阳气,营养不得转化,这叫中阳不健,脾胃不能再生再造。营卫就不能再生,全身的营养停而不走,虽然人活着,但是好像死人一样。仲景说营卫来源于脾胃,脾胃不生哪来的营卫,那就等于全身的营养绝源,等于生命停止,如果放疗化疗那就死得更快。 《黄帝内经》提到,如果六经经络有热、脏腑有热,聚集在某个地方,就成为脓疮,这就叫热病。如果脏寒经寒,那必然营卫聚集在心下,仲景说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这是水饮所作,那只能用通阳法。 肾寒,肾阳不得上达,胃的阳气得不到上升,等于中焦阳绝,南北隔离,该升的不升,该降的不降,喉中无液,嗓子无水,咽喉得不到润滑,闭而不开,所以说话没有声音。这种病人是早年肾亏,到了中年两感病带在身上,外阳不通,身上怕冷,多懒多困多睡,知饿想吃,吃不下,内阳不能通,水饮聚在胸中。 少阴久寒,阳藏在少阴不动,涌泉而不涌。中阳不健,脾阳不升,喉咙得不到滋润,舌根下有个玉泉穴,玉泉就干涸无水。肾气肾水不得上达,嗓子必干,咽喉必闭,嗓子难以吞咽,三阴之阳合不成一体,这叫南北隔离,等于脏腑绝源,五脏六腑好比死肉一堆,你活着好比死了一般,就等于死了没埋。 寒化性食道癌的治疗大法 仲景说“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主之”这是通阳化饮法。通阳化饮法是仲景所设,是治疗心下坚的水饮病,病在心下离食道太远,仲景只是说治心下坚的水气病,没有讲可以治疗食道癌,在仲景那个年代也没有食道癌这个名词。 一开始我见到这种食道癌病人也是束手无策,不知所措。看到病人吐粘水,吐粘痰,嗓子哑,肚子饿想吃又吃不下东西,吃一口饭就吐十口粘水,见到饭嘴里淌口水就是不敢吃,一吃就吐得昏天暗地,死去活来,有的最后是活活饿死的。看到病人受疾病的折磨,我十分揪心,日夜思索。 后来我才想到仲景的水饮篇。水饮不就是痰饮么?饮多必漫,漫者必吐,想起这个思路,我突然间恍然大悟,明白吐饮的道理,食道癌就是水饮之病。当时我想到了这个通阳方能化心下饮,饮消痰就消,想吐也吐不了。这才明白,食道生病,病不在食道,病在心下。这是因为脾胃不能再生,中焦没有阳气,痰饮就是这样来的,所以仲景才设下这个方子。张仲景每一个方子里都暗藏了玄机,我们要多思多虑,仲景的每一个方子都是一方多用,不能按照方证对应生搬硬套。按六经去辨证指导处方,这样临床上才能大大的发挥处方想不到威力,想不到的功用,才能百战百胜,得心应手,应用自如。 我接诊过许多食道癌的病人,用仲景的通阳化饮法,药后不超过半个小时病人就能进食。通阳化饮法,这是仲景所设,在临床上,法要准,证要明,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医生在临床上所犯的错误就是,法不准,证不明,苦了病人,还埋怨仲景的方子不灵,不是仲景的方子不灵,是我们医生临床的思维达不到,是我们对六经没有深刻的理解。 通阳化饮法就是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桂枝能回太阳的经热。麻黄消饮化水解表利水,细辛为阳中之阳,它的性散最快,走而不守,快速的把饮邪打散。炙甘草通阳保脾,直达心阳,能消膈下之水气,能消心肺之间的水气。附子能回阳救逆,能叫肾阳再生再造。五药合起,加上生姜大枣,守中保脾,能防止麻黄细辛发汗太过,动经伤津,保住中气,中气一转,大气一升立马阴邪消散,哪有不愈之理!张仲景巧手设计,万无一失,只要诊断清楚,即可大胆去用。 这种病人如果按照西医的食道癌去治疗肯定是错的。食管开刀、换金属管,手术过后后悔莫及,如果还去放疗化疗,那就是死路一条。同道的,食道癌不是死症,不是不治之证,是我们的临床思维达不到,我们的法不对症,我们的处方不对症,所以才束手无策。 内经上说过喑啡、跛足、颈椎病,是色欲过度耗伤了精气,所以引起喑啡、跛足、颈椎病。喑啡就是嗓子哑,跛足就是一条腿抬不起来,颈椎病就是颈椎常年不适,这都是肾亏骨空的后果,是因为年轻的时候色欲过度,耗散精气,才造成了这该死之病。这类食道癌的病人一派阳虚之象,有阳者生,无阳者必然要死,不用通阳法难以回天。 “扶阳不如通阳,滋阴不如清肠,扶阳者短寿,清肠者寿长。”肾绝者人死,脾绝者人亡,陈修园对于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编了四句歌子, 男人失精女梦交,坎离求治取中爻; 桂枝汤中加龙蛎,龙蛎三两细推敲。 根据这首诗“坎离求治取中爻”是说肾虚不能治肾,心虚不能治心,要补中焦,先天阳通者能活,后天阳通者能生。食道癌(寒性)一证用仲景的通阳法,那就是桂枝去白芍加麻黄附子细辛汤,这就是仲景的通阳之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可以通肾阳,叫肾阳再起,用桂枝汤去芍药扶太阳之阳,用炙甘草生脾阳通心阳,上下交通诸证皆愈。 同道的看看仅仅五味药中包含了几个方子,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甘草附子汤、桂枝甘草汤等等多个方子,大家看《伤寒论》 2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22、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太阳病误治之后出现微喘,胸闷者,桂枝汤去白芍。微寒就是身上长期怕冷,身上不来热,出汗很少,这是太阳阳虚,少阴阳虚,所以出现微寒,那么加上附子就可以了。 桂枝去芍要回阳,阳证满除自然康; 若见恶寒阳不振,附子加上壮阳光; 华盖在上表最近,邪气入里在胸膛; 太阳表证医误下,引邪入里伤胸阳; 胸膈膻中是气会,中气所聚在心脏; 常常胸闷难喘气,关门留寇在胸膛; 表证误下证乃在,还用桂枝去芍汤; 为何要把芍药去,专用桂枝来通阳; 营卫不调上焦聚,除去白芍通阳方;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其汗。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也。 看上文就知道此病来之已久,阳虚寒化证两感病长期不解,脏腑无热,纯寒无阳,所以用仲景的通阳法化水饮,那就是桂枝去白芍加麻黄附子细辛汤,如果背后寒冷内停饮,加上干姜化手太阴的寒邪。 病人寒痰积聚在天突穴,喉咙之下,难以咳出,咳嗽无力,咳嗽很累,气喘吁吁,甚至于咳喘咳得脱气,能突然昏倒,甚至于脱气休克,当务之急加上姜半夏,如果粘痰成丝,难以吐出,加小陷胸汤、石膏、杏仁。扶阳者只能少火生气,壮火反而食气。 本人认为这类食道癌的治疗只能把水饮消散,大气一转,人立马就能吞食,这是仲景所说叫水饮之病。那是中阳不健,全身没有温度,营卫不得外发,气血不能运转。本人临床经验,治疗此病桂枝去白芍加麻黄附子细辛汤最合适。脏无它热的人此方用上,立马见效。同道的,临床遇到这种患者,根据脉象症状随时加减使用这个方子,虽说不一定彻底治好,至少也不会被活活饿死。虽说良医治大病,也要看是否患者有天命。医不能再误了,再误了患者死得太冤。 请同道的,读完上文好好回忆一下,桂枝去白芍加麻黄附子细辛汤中包含了几个方子,涉及了多少条文,看看仲景祖师爷多么伟大,想想这个方子多么神奇,多么奥妙!《伤寒论》不是简单的方证对应,不是简单的找条文对应就可以读懂的,我们应该好好地去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研究人体的六经,我们才能明白老祖爷写《伤寒论》的用意! 热化性的食道癌年龄一般在六十岁左右 上文讲的是寒化性食道癌,还有热化性的食道癌,本人临床经验,热化性的病人都是六十岁以后。为什么热化的食道癌反而活得年龄大?因为这种患者早年肾不太亏,他的后天能力很强,他能吃能喝,常常胃里生热。热过盛者必然耗阴,先耗脾阴,津不能再升,津不能升,中气不能上,所以红肠在上得不到津液的润滑滋润,那红肠节节粗细不均,变细变小,细小的地方不能展放,所以咽下去的食物,必然还要返回出来。 这就是西医所谓的食道癌,西医的治疗就是把食管切断换成金属管。用这样的办法来代替红肠,这样能维持生命吗?能活的久吗?据临床观察没有活太久的,最终病人还是饿死。我看这是破坏性的治疗,这无异于雪上加霜,把病人往死里再推一把,这种治法不知道死了多少冤屈鬼! 热化性食道癌的发病机制 人的五脏六腑是血肉组合在一起,全靠元气带动,虽然元气是看不到的,但它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人活着就是靠一口气,一旦你的大气没有了,你就是死肉一堆,五脏六腑全都瘫痪。 所谓的“脉气人气先天气,动之有形很正常”,有了这种气,血肉才能丰满,人才有造型,人有了造型,才能行走、脚手能动、能呼吸、能吃饭、能说话、耳朵能听、眼睛能看、鼻子能呼吸、口能言,这都是元气的作用。人就是这样活的。一旦元气失去,活人就不存在了。 五脏六腑的血气不断的运转,全身的器官才能得到滋润。热性的食道癌,阴被耗,阳过盛,食道得不到滋润,必然成结节。人的食道有三关,咽喉下与气管相接处为第一关,非常的狭窄,它不能病,病则不能吞咽。食管狭窄第二关,就是贲门口,贲门被热耗,贲门就不得展放,贲门不得展放,食物难以下去。食管狭窄第三关,就是幽门,幽门也算胃底,连接十二指肠,胃阴常常不足,热耗幽门、十二指肠,幽门最小,十二指肠最细,它又是拐弯处,它与胰腺相接,热耗十二指肠,胰腺也被耗,这会导致幽门不开。幽门不开脏腑得不到升降,食物就是到了胃中也难以下行,三关之病医误必死! 热化性食道癌的治疗大法 如果病人的六脉偏大,左脉弦大按之有力,那是少阳经热长期携带。如果大便不实,一天两三次大便,这是湿热在肠胃,本人常用之方,大柴胡汤加上葛根芩连汤,如果右脉浮缓按之有力加白虎汤。大肠有坠胀感放屁多,加小承气汤,如果颈椎难受加上葛根汤。 根据临床经验,热上而不下,用上仲景的三黄泻心汤。呕吐过盛者,这叫寒热错杂,应该设仲景的半夏泻心汤。本人用这几个方子加减每每见效。同道的,相信的话就试试吧。即使患者命悬一线我们也不要轻易放弃。 由于时间仓促,关于胃癌、结肠癌、尿毒症、糖尿病、子宫癌、膀胱癌、白血病、胆道闭锁、肝胆结石、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病,将会陆续整理奉献大家,敬请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个比较好治疗白癜风的最佳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