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针灸才算是针灸

时间:2020-10-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针灸是众多老百姓都知道的,古时候多数中医都会使用银针治疗诸多疾病,近几年随着中医的兴起发展,各地不同的针灸培训也都有自己不同的特色,对于众多的培训针灸,个人看法是结全西医的解剖学习的针灸才是最完美的结合,也就因为这样,所以很多学个皮毛而针灸无效。

针灸治疗疾病或者身体调理,讲究处方配穴、得气、守气等手法,同样的穴位,同样的毫针,而手法不同,效果就完全不一样的,这点就是针灸的重要一个方面。

在多年来有些人来我处学习针灸,我都是采用先教学西医的解剖学,当你熟悉了人体解剖时,那么在针灸时的完全性高了,且后面学习针刺穴位就好办了,针刺时在自己穴位找到的感觉,给患者针刺时就可以达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据资料调查,全球针灸从业人员达30多万。美国个临床指南中,有30多个推荐使用针灸。

阿尔及利亚一位高级官员骑马摔伤致瘫,从欧洲请了十几位医学专家,久治无效。当时国医大师石学敏为其进行针灸治疗,当两枚银针拔出时,患者的腿便抬起来了,在场的人惊得目瞪口呆。

意大利一名患者因车祸需做骨折复位手术,但麻药引起呼吸抑制。石学敏在其合谷、太冲、人中等穴位扎了5根针后,病人竟丝毫没有痛感,10分钟后手术复位成功。

针灸由“针”和“灸”构成,采用针刺与热灸人体穴位来治疗疾病。针刺是把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人体穴位或阿是穴内,运用捻转、提插、指刮等手法刺激人体特定部位,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灸针在体表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能或药性来刺激与预防治疗疾病。

目前个世界卫生组织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其中29个国家和地区设立相关法律法规,18个国家和地区将针灸纳入医保体系。全球针灸从业人员达30多万。针灸的中外传承基地共有6家,涵盖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目前美国针灸师已超过4.5万人。

针灸备受青睐,关键在于其临床上不可替代的疗效。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王麟鹏介绍,世卫组织曾做过一项针灸临床研究报告的回顾与分析。该报告显示,已通过临床对照试验证明,针灸是一种有效治疗方法的疾病症状有28个;已初步证明针灸有效但仍需进一步研究的疾病与症状有63个;其他传统疗法难以奏效且个别针灸临床对照试验报告有效的疾病与症状有9个;在提供特殊现代医学知识和足够监测设备的条件下,可以让针灸医生尝试的疾病与症状有7个。

“国内患者以神经系统及骨关节疾病为主,国外多是疼痛性疾病患者。如果针灸在临床上没效,谁还会去做研究?”

目前国内外针灸临床试验研究所涉及的病种已经非常广泛。经初步检索,共发现针灸临床或机理研究相关的SCI收录论文余篇,涉及肿瘤、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多种疾病。国际范围内已完成了针灸治疗中风等循证医学系统评价。

针灸疗效不是“传说”

针刺麻醉与注射化学止痛药吗啡的麻醉效果非常相似。这说明针刺麻醉肯定有物质基础,不只是心理作用

普通毫针针刺是微通法,火针或艾灸是温通法,三棱针放血是强通法——“贺氏三通法”在中医针灸界家喻户晓。国医大师贺普仁认为,大凡缠手的病、百治无效的病——用火针就给医生露脸。如:带状疱疹、湿疹、偏头痛、面神经痉挛,扎来扎去也不见好,用上火针几次就可以解决问题。

中国疼痛医学创始人、中科院院士韩济生最初加入针刺麻醉研究队伍,有点不太情愿,学西医的他并不相信中医针灸。当亲眼见证了一位20多岁女孩的开胸手术,用的完全是针刺麻醉,韩济生信服了,所以效果才是真理。

众多人们对针刺麻醉的一个质疑是:针刺麻醉完全是心理作用,没有化学物质基础。韩济生负责人体针刺镇痛试验数据计算。最终计算结果曲线显示,针刺作用下,痛阈逐渐上升,到半小时左右处于高水平稳态。停针后曲线逐渐下降,平均每16分钟镇痛效果降低一半,一小时后回复到基线。针刺麻醉的这一规律,与注射化学止痛药吗啡的麻醉效果非常相似。这说明,针刺麻醉肯定有物质基础,不只是心理作用。

既然针灸有麻醉镇痛效果,增加针灸次数会不会提升麻醉效果?在一定时间内,随着针刺麻醉次数的增加,如果体内产生的“抗吗啡物质”越来越多,麻醉效果会逐步衰减。沿着这个思路,韩济生在随后的试验中提取出一种抗镇痛的物质。

回顾50多年来的针刺镇痛研究,韩济生说,中医针灸有效性不容否定,其科学性值得继续加以挖掘。

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朱兵从生物学角度来证实针灸的科学性。他说,针刺穴位20—30分钟后,人体会分泌号称“万能药”的糖皮质激素,从而有效缓解疼痛,针灸对机体内分泌系统有着广泛的调节作用。

“作为人体的最大器官,皮肤在生物学机能上是构成机体内外环境间的一道屏障。”朱兵说,针灸等体表刺激疗法产生对许多疾病发挥非特异调整的广谱效应,这就是内分泌—免疫功能的“皮—脑轴”机制。同时,体表刺激调节内脏功能,建立“躯体—内脏”联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特有的生物学结构,来应对各种有害应激源的攻击,形成针灸效应的生物学机制。

立足临床才有出路

中医人要尽快从过去对“理想世界”的渴求中解脱出来,高度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smbo.com/jbyf/1167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