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胸痛,如何分辨烧心or心脏病发作?别大意,医生也犯过这样的错! 文末有彩蛋:猛戳“阅读原文”,“心脏健康的8个秘密”由您揭晓! 作者:蓝熊中国医院 来源: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同样表现为胸痛,烧心和心脏病发作的危险程度绝对不在同一水平。致命的误判有时甚至发生在医生为自己诊断疾病时,你还敢大意吗? 总的来说,烧心跟胃有关,各种心脏病的发作跟心脏有关。这两个平时井水不犯河水的器官发起病来,都可能表现为胸痛,让人傻傻分不清楚。烧心误判为心脏病劳民伤财,可心脏病误判为烧心的结果可能就是一命呜呼、驾鹤西去了。那么,二者究竟应如何区分? 1、并非同根生,鉴别更不易 心脏病发作常常由于心脏的供氧血管出了问题导致,或堵塞或狭窄,轻者就是心绞痛,重者可能发生心肌梗死甚至死亡。 而烧心则是胃酸反流到食管后产生的刺激症状,表现为上腹部或下胸部的烧灼痛。 所以,同是胸痛,疾病源头大相径庭,诊断和治疗更不一样。 2、心脏病发作的表现和诊疗 心脏病发作的典型表现是:胸痛,常为挤压感、沉重感、胀满感或胸闷、疼痛;疼痛可间断发作、自行缓解,但通常会持续数分钟;疼痛可放射至其他部位,如一侧或双侧上肢、颈部、下颌或背部。 同时,病人可能会出现其他伴随症状:大汗淋漓、心慌气短、恶心呕吐、精神不济、头昏脑涨等。 每个个体的表现轻重不一,有些人心脏病发作时压根没有什么症状,尤其是上了岁数的人或糖尿病患者,他们的表现可能不会那么明显,但多少还会有一些症状出现,比如气喘;而“消化不良感”则是糖尿病患者心脏病发作的特有表现。 心脏病发作非常危险!有时可导致心肌梗死甚至死亡,所以,一旦怀疑心脏病发作,就需要立即完善检查、确诊之后给予处置,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挽救尽量多的心肌。 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联合出品的心梗微视频《生死竞速》 相关检查包括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心脏彩超、心肌标志物以及心血管造影。确诊之后,根据发病时间的长短,行溶栓、抗血小板聚集、支架置入或冠脉搭桥术等处置。预防再次发病也同样重要,成功逃过此劫的患者大部分都会珍惜生命、戒烟限酒、适度锻炼,以免心脏病再次找上门来。 3、烧心的表现和诊疗 烧心确切来说是一种症状而非一种疾病,这种症状大多由胃食管反流所致。胃酸具有腐蚀性,正常胃内有一层保护膜,所以不会被腐蚀,但食管没有保护层的保护,被返上来的胃酸侵犯后,胸痛的感觉怎一个酸爽了得!同时,还可能伴有恶心、腹胀、嗳气等症状。 这时候,诊断疾病所需的检查就与心脏病发作时大不一样。首先,需要对症状进行分析,包括发作时间、发作间隔时间、发作持续时间、疼痛严重程度、吃饭及体位的关系等;pH检查可了解是否是胃酸分泌过多导致反流,而内镜检查则用于了解食管炎症程度。 作为治疗、同样也是诊断的重要部分,应注意病人服用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后症状是否缓解。用了药症状仍未好转的,可能就是:心脏病! 4、二者如何区分? 烧心和心脏病发作时的胸痛虽然很像,但也有规律可循: ※烧心在进食后平躺时胸痛一般会加重; ※使用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后,烧心引起的胸痛可缓解; ※烧心时,可能会出现腹胀、嗳气,但不会导致其他系统症状如气喘等;心脏病发作正好相反,可能会出现气喘,但不会出现腹胀、嗳气。 可是,以上规律并不绝对。 更可怕的是,这种误判甚至会发生在医生自己身上,哈佛一位医生就遇到了这种误判胸痛病因的情况: 这位医生在锻炼时总会出现上腹部烧灼般疼痛,自己按胃食管反流治疗,可用了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后并不见效。他直到出现了心慌气短无法忍受时才就诊,检查结果显示这位医生患有心脏疾病、即将发生心衰。 5、心梗救治,牢记两个“” 多位专家共同呼吁,应针对公众加强救治心梗知识的宣传和教育,让大家牢记两个“”: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把握分钟的黄金救治时间,莫让时间成为生命的阻碍。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亚太心脏协会主席霍勇表示,概括来说,心梗的抢救需要闯过三道关,一是患者自己,二是急救运送,医院救治,其中患者这关尤为关键,直接决定抢救的成功与否。 第一,及时辨别心梗。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指出,心梗的典型症状是胸骨正中或偏左部位出现疼痛,有濒死、压迫感,可持续5~15分钟或以上,伴有出汗、恶心等症状。 一般来说,胸痛持续20分钟还不缓解要高度怀疑心梗,超过5分钟就应提高警惕。另外,有时心梗还会出现不典型症状,表现为胃疼、牙疼、嗓子疼,十分容易被忽视。出现上述症状时,患者本人及家属需格外警惕,最好马上送医,绝不能硬着头皮忍耐。 第二,马上拨打急救电话。葛均波指出,1/4的患者不会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从而延误抢救时机。 据北京市急救中心副主任刘红梅介绍,统计发现,心梗患医院就诊,只有不到26%的人通医院。但实际上,自己送医存在很多弊端。 首先,随意搬动患者或患者自行走动,会提高院外死亡率;相反,如果拨打急救电话,医生会在来的路上指导患者先行自救; 其次,医院的情况,医院可能没有救治心梗的能力,即使有能力,院方也可能因没做好人员、设备和床位的准备,从而延误救治。打急救医院可以迅速启动有针对性的急救绿色通道,抢得救命时间。 第三,平静地等待救援。葛均波表示,如果病人存在冠心病病史,怀疑心梗时,可服用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药物,但如果没有病史或不清楚病人的情况时,最好不要随便给病人服药。 让病人平躺保持安静,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吸氧,实在没有氧气,可以把窗户打开,让病人得到充分的氧气供应。发生心梗后,最坏的情况是室颤,可能导致猝死。此时,最好保持病人的呼吸道畅通,并做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防止脑缺氧,以免大脑细胞迅速死亡。 第四,配合医生的工作。葛均波指出,病人如确诊心梗就应马上进行手术,但现实生活中,很多病人家属往往不太配合,这和当下的医患关系有关,导致宝贵的抢救时机白白被浪费。因此,为了病人的安危,家属一定要信任医生,并配合医生工作,尽快签字,尽快手术。 尽管心梗发病急、病情重,但研究发现,90%的心梗是可以预防的。霍勇说,如果我们为心梗的危险因素制作“榜单”,前三名中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此外,糖代谢异常、运动过少、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精神紧张等也有一定影响。如果存在一个或多个危险因素的话,就应提前预防。 症状只是用来诊断疾病的一部分,并非一一对应。举个栗子,在进食之后平躺胸痛加重的,一般是烧心,但实际上心脏病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所以仅靠症状说话并不靠谱。在遇到胸痛时,医院查明病因,千万不要自己糊弄自己! 猛戳“阅读原文”,揭晓“心脏健康的8个秘密”,相信您会更加了解您的心脏!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