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初学胃镜的人来说,胃镜的操作需要相对稍长时间的练习系,下面为大家分享一下胃镜操作心得,藉此希望对初学者有所帮助。 来源:医学界消化频道 作者:丁敬献,霍红杰(山东省消化病防治中心) 审稿:赵洪礼(山东省消化病防治中心) 1、检查前准备:和病人充分沟通以消除对胃镜的恐惧,并嘱病人在检查过程中“用鼻子吸气、嘴巴呼气、口水自然外流、不要做吞咽动作”。另外,还有一个小窍门就是用含有利多卡因胶浆的纱布均匀涂抹镜身(不仅仅只是前端哟!),目的不是让涂抹的利多卡因对粘膜产生麻醉效果,而是减少对咽喉部、食管入口的摩擦力(即减少刺激,从而避免咳嗽的发生),也有用石蜡油作为润滑剂的,效果更佳(但是,有人说石蜡油对镜身有腐蚀作用,不过并见相关文献报道)。术前局麻药及去泡、去粘液剂不再赘述,目的即时更好的观察粘膜,减少早期癌的漏诊。 2、持镜:左上臂自然贴近左侧胁肋部,左手置于左侧胸前,并适当与胸前保持距离,左手持内镜的操作部,保持内镜操作部处于直立状态,以左手虎口卡住内镜,以左手无名指及小指持握内镜操作部,抓牢但不要抓持过紧,抓持过紧会影响操作的灵活性;以左手的拇指调节大旋钮,中指辅助调节小旋钮,并辅以左手腕的活动来调节镜子前端的方向,左手食指置于吸引阀和注气阀中间,以随时吸引、注气和注水(清洗前端摄像头,随时保证视野清晰),并在必要部位固定图像拍照,右手持软镜身,控制内镜的进退,必要时可以辅助旋转镜身,当左手旋转操作部时,右手不可握持过紧,否则镜身前端无法旋转,且容易拉坏镜子内的钢丝。 右手抓持镜身应以20cm为宜,因为食管入口距门齿约为15cm,胃镜进入食管前,握持胃镜镜身部的右手不必反复更换位置;抓持过短会导致内镜进入食管时,右手已经抵住口垫,不得不倒手再持镜,这样会使刚刚进入食管的胃镜先端部脱出来,且增加了不必要的的刺激;其次是镜身进入食管入口约5cm以内,病人会有一个明显异物不适感,正好右手持镜在此稍作停顿,给病人一个适应的过程。 我们在动旋钮之前,一定要明白自己的镜身的位置,对于图像而言up的时候都由上方向下移动,镜身先端部上弯曲;Left时候图像由左向右移动。 进镜小技巧:①、尽可能沿小弯侧前进,痛苦小,到达幽门镜身短;②、前进时右手把镜身轻微向舌面方向推压,减少镜身与咽后壁的会厌和悬雍垂的接触,患者不适反应减小。 3、咽部到食管入口的操作:胃镜通过舌根后即可看到会厌软骨,动作轻盈时可见声带,食管入口通常处于关闭状态(食管开口位于杓状会厌襞中的两个小角软骨之间的后方),如图所示: 由于患者一般取左侧卧位,内镜先端部多数自然从下咽部左侧进入,应以左侧梨状隐窝为目标推动内镜前进,从左侧楔状结节的背侧间隙开始向中央边旋转边轻轻插入,很容易进入食管入口。我们以左侧梨状隐窝为进镜方向,但是并不是真正的进入梨状窝,只是内镜稍向杓状会厌襞的左侧缘倾斜即可,内镜先端部最终抵住的部位是楔结节,然后稍稍右旋的同时推进内镜就可以很容易的进入食管了;如果内镜真的进入梨状窝就会没有视野,而且有一定的风险。总之,不管是胃镜还是肠镜,初学者切记不要在无视野状态下进镜。插入食管入口的过程中,手下会感知到轻微阻力,通过食管入口的时候,可以看到直行的毛细血管,这些血管的走行方向就是我们的进镜方向,胃镜先端部通过食管入口后操作者会有一种“落空感”。 本人观察过好多老师的胃镜操作,很多人习惯通过咽部的时候抬高左手,实际上这样的操作和右旋的结果是一样的,都是使内镜的先端部轻微右旋。总之就是,在屏幕视野下,若在“左”侧的梨状隐窝进,左手腕往右轻轻旋转并缓缓进镜,若在“右”侧的梨状隐窝进,左手腕往左轻轻旋转并缓缓进镜。 3、进入食管后适当注气,以方便观察食管在白光下是否有异常表现,并及时给予图片采集,必要时在退镜时给予卢戈氏液染色。进至齿状线时,务必在齿状线暴露完好后给予图片采集,否则检查中病人一个呕吐动作即可引起贲门粘膜出血或渗血。贲门开放状态下将胃镜插入胃体。 4、关于几个数值:食管入口距门齿约15厘米,成人食管平均长度约20~25厘米,平均直径约2厘米,食管有三个生理性狭窄区:第一生理性狭窄区为食管入口处,距门齿距离约16-17厘米;第二狭窄为主动脉弓及左主支气管横跨食管前壁处,距门齿约25-27厘米;第三狭窄为食管穿过膈肌裂孔处,距门齿约40-45厘米。另外,上部胸部食管被后方的椎骨压迫,显示出规律的高低起伏,可以帮助定位食管后壁。 5、进入胃后可少量注气,使胃体腔轻度张开,然后沿胃体上部小弯“寻腔进镜”。 6、通过贲门、胃底、进入胃体腔,最好以大弯侧的纵行皱襞为向导,调至胃体大弯在屏幕下方,上方是小弯,然后胃镜进入胃窦部。进入胃窦后要使幽门口始终保持在视野的中央,以便推进内镜进入球部,。 7、幽门与十二指肠的通过要领:跟住幽门——利用调整旋钮和旋转镜身,使幽门始终保持在视野的中央。在幽门口处于开启状态及胃窦部蠕动正常的情况下,只要对准幽门口进镜,就可以通过幽门;若幽门紧闭,胃窦蠕动又较剧烈时则进入球部较困难,此时嘱病人平静呼吸,调整角钮使胃镜端部正面对准幽门口,并尽量向幽门靠近,只要幽门无病变,在紧贴幽门口同时幽门会自然开启。在幽门开放情况下,通过幽门时,术者会还是有“落空感”。通过幽门后若无视野,提示胃镜紧贴球部前壁,可稍稍向后退镜并注气或注水,即可看到十二指肠球腔四壁。视野正前方为前壁,是十二指肠球部最容易观察的部位,也是溃疡的好发部位;视野的上方是小弯,视野的下方是大弯,后壁位于视野的右方,显示不清的时候稍后退并且右旋可观察后壁,或者可以在退出时观察后壁,后壁也是溃疡的好发部位,观察一定要仔细,但是,退镜观察时,稍有不慎就会脱出,需二次进镜。进入球部后,看清十二指肠上角后,此时腔一般在视野的右上方,向右旋转镜身(顺时针转向,一定要充分),并调节角钮向右(左手充分右旋可代替角钮右旋)及向上(缓慢up到底并保持固定不变)。进入降段后继续前进,保持旋钮位置,充气的同时向后提拉,取直镜身,胃镜在胃内拉直的时候就会自动进入降部远端。看到十二指肠乳头,即可退镜。 动作连贯,一气呵成。 更多精彩: 看内镜“老司机”如何一镜到底! 胃镜检查你漏“癌”了吗? 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liushiyi yxj.org.cn来稿邮件主题为:医院+科室+姓名小编 白癜风中药药方白癜风哪里权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