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40104/4322074.html活体组织检查简称“活检”,是诊断病理学中最重要的部分,对绝大多数送检病例都能做出明确的组织病理学诊断,被作为临床的最后诊断。当病灶部位刁钻,常规方法都“够不到”的情况下,如何才能取到病变组织?近日,医院呼吸科成功开展“经食道超声支气管镜食道旁肺部占位活检术”,“快准狠”的解决了患者病变部位“难以触碰”的难题。 张大爷今年77岁,是一名退休教师。 1个月前,他开始一直咳嗽、咳痰。没有发热,也不心慌,痰中也没啥异样,张大爷就自己在家翻出来点药吃了吃。 但张大爷的病情一直没有明显好转,10医院就诊。行胸部CT可见:肺部阴影。 阴影这事,可大可小。为寻求进一步诊疗,张大爷来到医院呼吸内科。 完善检查后,呼吸内科副主任陈献亮教授对张大爷的病情进行评估。张大爷这种情况,肺内的孤立性病灶,临床上有很多原因可以形成。常见的就有周围性肺癌、肺结核球和肺部炎块等十来种。 判断病变的性质对治疗方案的选择相当重要,鉴别肿块性质必须要结合X线和临床表现及必要的化验检查。有时需要肿块穿刺,不同的病变位置要用不同的穿刺方法: 靠近周边的可以经皮CT引导下穿刺; 靠近肺门的或与管腔相通的可以气管镜引导下肺活检; 对于有明显综合淋巴结肿大或纵隔占位的患者,可以超声支气管镜淋巴结或病灶活检。 而张大爷的病灶位置可谓及其刁钻: 因为在脊柱旁,距离胸膜太远,无法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 因为与管腔不相通,无法行常规支气管镜活检术; 因为无名明显淋巴结肿大,无法行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淋巴结穿刺术。 种种“套路”的方法都行不通,这该咋整呢? 陈献亮教授召集团队成员研究张大爷的病例,刘豹副主任医师、沈艳丽副主任医师、李军利副主任医师、程相松主治医师一起头脑风暴。 仔细阅读患者胸部影像后,专家们发现,患者左下肺病灶距离食管非常接近。从食管过去是行得通的最优解。 与家属反复沟通病情后,专家们决定为患者施行“经食道超声支气管镜病灶穿刺术”。 术中,由于食道无软骨支撑,镜子进入后随即被食道牢牢包绕,几乎没有视野。陈献亮教授当即决定先置入硬质气管镜进入食道,形成一个开阔的操作管道,随后再进入超声支气管镜。 探及占位,可以从图中看到,穿刺针稳稳的刺入病灶中心。病灶正前方就是腹主动脉,其操作要求极致谨慎小心。进针深度、方向不能出现丝毫偏差,进针太浅很难取到有效组织;进针太深,有可能刺入腹主动脉造成大出血,后果不堪设想。 不到20分钟,陈献亮主任及其团队凭借其高超的技艺,在病灶处穿刺成功,最终取材满意。病理结果回报为肺腺癌。 从这种“非常规”的位置穿刺活检肺部占位的技术在华中阜外呼吸科已是常规操作。 张大爷出院不久后,来自驻马店的李太太也因为相似位置的病灶不好处理,来到医院呼吸科。 专家最终通过硬镜引导下经食道EBUS-TBNA,为她明确了诊断。 活检检查能够协助临床对病变作出诊断或为疾病诊断提供线索。了解病变性质、发展趋势,判断疾病的预后。无论再刁钻的病灶位置,专家们都能找到合适的方法探查,为广大患者的下一步治疗奠定基础。 文稿:朱之韵程相松 陈献亮 呼吸内科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河南全科医学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呼吸内镜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河南省大气道狭窄救治联盟主席,河南省健康促进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介入学组副组长,中国哮喘联盟河南哮喘学组副组长。 长期从事呼吸内科临床工作,能独立开展纤维支气管镜、超声支气管镜、硬支气管镜、胸腔镜等介入诊断技术,尤其擅长经内镜中央气道的复杂病变的微创治疗技术。现在每年开展呼吸内镜介入3-4级微创手术例。 医院预约挂号预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