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并发症与康复评定

时间:2016-11-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近年来,随着科技通讯产业的飞速发展,手机和电脑成为了我们的生活必需品,颈椎病便伴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扮演着越来越重的角色。颈椎病患者在以每年百万计的速度增长着,也是我们康复工作者应该予以重视的,一周伊始,和小编一起走进颈椎病的世界吧!

  颈椎病的定义: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颈椎病的发病机制

  病因:

  1.颈椎的退行性变

  颈椎退行性改变是颈椎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其中椎间盘的退变尤为重要,是颈椎诸结构退变的首发因素,并由此演变出一系列颈椎病的病理解剖及病理生理改变。

  (1)椎间盘变性当椎间盘开始出现变性后,由于形态的改变而失去正常的功能,进而影响或破坏了颈椎运动节段生物力学平衡产生各相关结构的一系列变化。因此,颈椎间盘的退行性变为颈椎病发生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2)韧带-椎间盘间隙的出现与血肿形成这一过程对颈椎病的发生与发病至关重要,也是其从颈椎间盘症进入到骨源性颈椎病的病理解剖学基础。事实上,在颈椎病的早期阶段,由于椎间盘的变性,不仅使失水与硬化的髓核逐渐向椎节的后方或前方位移,最后突向韧带下方,以致在使局部压力增高的同时引起韧带连同骨膜与椎体周边皮质骨间的分离,而且椎间盘变性的本身尚可造成椎体间关节的松动和异常活动,从而更加使韧带与骨膜的撕裂加剧以至加速了韧带-椎间盘间隙的形成。

  椎间隙后方韧带下分离后所形成的间隙,因多同时伴有局部微血管的撕裂与出血而形成韧带-椎间盘间隙血肿。

  (3)椎体边缘骨刺形成随着韧带下间隙的血肿形成,成纤维细胞即开始活跃,并逐渐长入血肿内,渐而以肉芽组织取代血肿。随着血肿的机化、骨化和钙盐沉积,最后形成突向椎管或突向椎体前缘的骨赘。

  (4)颈椎其他部位的退变颈椎的退变并不局限于椎间盘以及相邻近的椎体边缘和钩椎关节,尚应包括:①小关节多在椎间盘变性后造成椎体间关节失稳和异常活动后出现变性。②黄韧带多在前两者退变基础上开始退变。其早期表现为韧带松弛,渐而增生、肥厚,并向椎管内突入。后期则可能出现钙化或骨化。③前纵韧带与后纵韧带其退行性变主要表现为韧带本身的纤维增生与硬化,后期则形成钙化或骨化,并与病变椎节相一致。

  (5)椎管矢状径及容积减小由于前述之诸多原因,首先引起椎管内容积缩小,其中以髓核后突、后纵韧带及黄韧带内陷、钩椎关节和小关节松动及增生为主,这些后天继发性因素在引起椎管内容积缩小的同时,也使椎管矢状径减少,从而构成脊髓及脊神经根受刺激或受压的直接原因之一。此时如再有其他局限性致病因素。例如,髓核脱出、椎节的外伤性位移、骨刺形成及其他占位性因素,均可引起或加重神经受累症状。

  2.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

  近年来已明确颈椎管内径,尤其是矢状径,不仅对颈椎病的发生与发展,而且与颈椎病的诊断、治疗、手术方法选择以及预后判定均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有些人颈椎退变严重,骨赘增生明显,但并不发病,其主要原因是颈椎管矢状径较宽,椎管内有较大的代偿间隙。而有些患者颈椎退变并不十分严重,但症状出现早而且比较严重。

  3.慢性劳损

  慢性劳损是指超过正常生理活动范围最大限度或局部所能耐受时值的各种超限活动。因其有别于明显的外伤或生活、工作中的意外,因此易被忽视,但其对颈椎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等都有着直接关系,此种劳损的产生与起因主要来自以下三种情况:

  (1)不良的睡眠体位不良的睡眠体位因其持续时间长及在大脑处于休息状态下不能及时调整,则必然造成椎旁肌肉、韧带及关节的平衡失调。

  (2)不当的工作姿势长期使头颈部处于单一姿势位置,如长时间低头工作,易发生颈椎病。大量统计材料表明某些工作量不大,强度不高,但处于坐位,尤其是低头工作者的颈椎病发病率特高,包括家务劳动者、刺绣女工、办公室人员、打字抄写者、仪表流水线上的装配工等等。

  (3)不适当的体育锻炼正常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健康,但超过颈部耐量的活动或运动,如以头颈部为负重支撑点的人体倒立或翻筋斗等,均可加重颈椎的负荷,尤其在缺乏正确指导的情况下。

  4.颈椎的先天性畸形

  在对正常人颈椎进行健康检查或作对比研究性摄片时,常发现颈椎段可有各种异常所见,其中骨骼明显畸形约占5%。但与颈椎病患者对比,后者颈椎的畸形数约为正常人的一倍。

  5.头颈部外伤

  50%髓型颈椎病与颈部外伤有关。一些病人因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膨出、椎管内软组织病变等使颈椎管处于狭窄临界状态中,颈部外伤常诱发症状的产生。

  6.慢性感染

  主要是咽喉炎,其次为龋齿、牙周炎、中耳炎等。

  7.风寒湿因素

  外界环境的风寒湿因素可以降低机体对疼痛的耐受力,可使肌肉痉挛、小血管收缩、淋巴回流减慢、软组织血循环障碍,继之产生无菌性炎症。

  并发症

  1.吞咽障碍

  颈椎前缘直接压迫食管后壁而引起食管狭窄,或骨刺形成过速使食道周围软组织发生刺激反应

  2.视力障碍

  视力下降、眼胀痛、怕光、流泪、瞳孔大小不等,或出现视野缩小和视力锐减,或致失明。因颈椎病造成自主神经紊乱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引发的大脑枕叶视觉中枢缺血性病损有关。

  3.颈心综合征

  心前区疼痛、胸闷、心律失常(如中搏等)及心电图ST段改变,易诊为冠心病。这是颈背神经根受颈椎骨刺的刺激和压迫所致。

  4.高血压颈椎病

  可引起血压升高或降低,其中以血压升高为多,称为“颈性高血压“。由于颈椎病和高血压病皆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故两者常常并存。

  5.胸部疼痛

  表现为起病缓慢的顽固性的单侧胸大肌和乳房疼痛,检查时有胸大肌压痛。这与颈6和颈7神经根受颈椎骨刺压迫有关。

  6.下肢瘫痪

  下肢麻木、疼痛、跛行,走路时如踏棉花感,或伴有排便、排尿障碍,如尿频、尿急、排尿不畅或大小便失禁等。因椎体侧束受到颈骨刺的刺激或压迫,导致下肢运动和感觉障碍所致。

[pagebreak]

  临床评定

  一、常规检查

  病史:本病多发生于一些长期从事低头伏案或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工作的人员,要详细询问发病原因,患者的职业,生活习惯与爱好,有无颈部外伤史及受凉史等。

  症状和体征:颈椎病患者多颈肩臂背疼痛,一侧手麻、头疼、头晕、心慌、胸闷、多汗、上下肢无力、行走不变及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常见的体征有:头、颈、肩的压痛点(枕孔、棘突、棘间、颈椎旁、冈上窝、肩胛区);肌肉紧张,活动受限;压顶试验、颈丛神经牵拉试验、低头仰头试验阳性、上肢腱反射亢进或减弱,病理反射阳性(Hoffmann征、Rossolimo征、Babinski征),大小鱼际肌、骨间肌萎缩,上下肢肌力减弱,肌张力增高。

  

  特征性检查(颈椎试验检查)

  1.压顶试验

  病人取坐位,头部微向一侧偏斜;检查者位于病人背后,将手按于其头顶部向下加压,若该侧上肢发生放射性疼痛,则为本试验阳性。阳性提示颈椎病存在。

  2.臂丛牵拉试验

  患者低头、检查者一手扶患者头颈部、另一手握患肢腕部,作相反方向推拉,看患者是否感到放射痛或麻木,这称为Eaten试验。如牵拉同时再迫使患肢作内旋动作,则称为Eaten加强试验。

  3.前屈旋颈试验

  令患者头颈前屈,做头部左右旋转运动,如颈椎出现疼痛为阳性。提示颈椎有退行性改变。

  4.上肢后伸试验

  检查者一手置于健侧肩部起固定作用、另一手握于患者腕部,并使其逐渐向后、外呈伸展状,以增加对颈神经根牵拉,若患肢出现放射痛,表明颈神经根或臂丛有受压或损伤。

  5.低头试验

  患者站立,双足并拢,双臂在侧自然下垂,低头看足一分钟。如出现明显的头昏、头晕、视雾、闪光、恶心、呕吐或倾倒,即为阳性。

  6,.仰头试验

  患者站立,姿势同仰头试验,头后仰,双眼看屋顶1分钟,症状及意义同低头试验

  影像资料

  1.X线片检查

  正常40岁以上的男性,45岁以上的女性约有90%存在颈椎椎体的骨刺。故有X线平片之改变,不一定有临床症状。现将与颈椎病有关的X线所见分述如下:

  (1)正位观察有无枢环关节脱位、齿状突骨折或缺失。第七颈椎横突有无过长,有无颈肋。钩椎关节及椎间隙有无增宽或变窄。

  (2)侧位①曲度的改变颈椎发直、生理前突消失或反弯曲。②异常活动度在颈椎过伸过屈侧位X线片中,可以见到椎间盘的弹性有改变。③骨赘椎体前后接近椎间盘的部位均可产生骨赘及韧带钙化。④椎间隙变窄椎间盘可以因为髓核突出,椎间盘含水量减少发生纤维变性而变薄,表现在X线片上为椎间隙变窄。⑤半脱位及椎间孔变小椎间盘变性以后,椎体间的稳定性低下,椎体往往发生半脱位,或者称之为滑椎。⑥项韧带钙化项韧带钙化是颈椎病的典型病变之一。

  (3)斜位摄脊椎左右斜位片,主要用来观察椎间孔的大小以及钩椎关节骨质增生的情况。

  2.CT检查

  CT已用于诊断后纵韧带骨化、椎管狭窄、脊髓肿瘤等所致的椎管扩大或骨质破坏,测量骨质密度以估计骨质疏松的程度。此外,由于横断层图像可以清晰地见到硬膜鞘内外的软组织和蛛网膜下腔。故能正确地诊断椎间盘突出症、神经纤维瘤、脊髓或延髓的空洞症,对于颈椎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3.MRI检查检查

了解椎间盘突出程度,硬膜囊和脊髓受压情况,髓内有无缺血和水肿的病灶,有无神经根受压,黄韧带肥厚,椎管狭窄等。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4.其他检查(如肌电图运动、诱发电图,体感诱发电图等)

  二、功能评定

  运动功能评定

  1.关节活动范围评定

  颈的屈曲与伸展活动度,襄枕关节占50%。旋转度襄枢关节占50%,上颈椎的病变引起颈椎活动受限。神经根水肿或受压时,颈部出现强迫性姿势,影响颈椎的活动范围。主要针对颈椎的屈曲伸展、测弯旋转进行评定。

  2.肌力评定

  (1)徒手肌力评定:对易受累的肌肉进行肌力评定,并与健侧对比。常评定的肌肉如下:冈上肌(外展、外旋肩关节)、三角肌(屈曲、外展、后伸、旋转肩关节)、胸大肌(肩关节屈曲、内收、内旋)、肱二头肌(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后)、肱三头肌(肘关节伸展)、伸腕肌(腕关节伸展)、骨间肌(手指内收、外展)。

  (2)握力评定:使用握力计进行测定,测试姿势为上肢在体测下垂,用力握2~3次,取最大值。反映屈指肌力。正常值为体重的50%

  3.疼痛评定

  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其部位与病变的类型和部位有关,常用的评定方法有:

  视觉模拟分法、

  数字疼痛评分法、

  口述分级评分法、

  McGill疼痛调查表。

  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评定

  较严重的患者进行吃穿住行等基本生活能力和购物、上街、乘车等ADL评价。常用的有

  Barthel指数评定法和FIM评定法。

  社会心理学评定

  通过对患者疼痛的程度、情绪反应、疼痛与情绪的关系及其生活和工作状况等进行评定,了解患者的心理特诊和有无颈椎病诱发因素的存在

合作/投稿手机/







































乌鲁木齐白癜风医院
治疗白癜风医院哪里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smbo.com/zdyj/1256.html
------分隔线----------------------------